鸭呼肠孤病毒

2025-04-19

鸭呼肠孤病毒(Duck Reovirus,DRV)是呼肠孤病毒科(Reoviridae)中的一种病原体,主要感染鸭类,尤其是雏鸭,可导致严重的肠道和全身性疾病,对养鸭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。以下是关于该病毒的综合信息

1. 病原学特征

分类:属于呼肠孤病毒科,正呼肠孤病毒属(*Orthoreovirus*),基因组为分节段的双链RNA。

抵抗力:对热、酸和常用消毒剂(如碘制剂、次氯酸钠)敏感,但在环境中较稳定,可通过粪便长期排毒。

2. 临床症状

-易感群体:主要危害2-6周龄雏鸭,成年鸭多呈隐性感染。

典型症状:

  肠道病变:腹泻、肠黏膜出血或坏死(“鸭烂肠病”)。

  全身症状:精神沉郁、食欲减退、生长迟缓、关节肿胀或跛行。

  内脏损伤:肝脏和脾脏肿大、表面坏死点,偶见心包炎。

3. 传播途径

- 粪-口传播:病毒通过污染的饲料、水源传播。

-垂直传播:种鸭可通过蛋传播给雏鸭。

- 环境因素:密集饲养、卫生条件差会加速疫情扩散。

5. 防治措施

生物安全:

  - 严格消毒鸭舍、用具(推荐使用过硫酸氢钾)。

  - 新引进鸭群需隔离检疫。

- 免疫预防:

  - 种鸭开产前接种灭活疫苗,提高雏鸭母源抗体。

  - 雏鸭可接种弱毒疫苗(需根据流行毒株选择)。


阅读0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