厌氧菌是家禽中*重要的一类厌氧菌,广泛存在于鸡舍和土壤中。梭菌能形成孢子,对环境抵抗力强,可产生强毒素,损害组织、破坏红细胞,甚至影响神经传导。
腐败梭菌、魏氏梭菌:常与其他病原联合引发坏疽性皮炎,多发生于2-3周龄雏禽,表现为皮肤黑色、皮下血样水肿,病程短,常急性死亡。
一、感染条件与传播途径
感染条件:养殖密度大,通风不良,应激,肠道菌群失调、
免疫抑制、打破体内菌群平衡,促使厌氧菌大量增殖。
传播途径:主要通过摄入污染的粪便、饲料、饮水或垫料传播。
二、常见类型及危害
1.呼吸型:主要侵害气管下部,表现为气管黏膜充血、有少量黏液,鸡只呼吸困难、张口呼吸。
2.肠道型 :
蛋鸡顽固性腹泻:青年鸡和初产母鸡易发,表现为水样便,剖检可见肠道弥漫性出血、肠壁肿胀。
肉鸡坏死性肠炎:病鸡羽毛松乱、腹泻,排酱色稀便,剖检可见小肠后段肠壁外翻、黏膜脱落、肠管充气,死亡率较高。
3.输卵管炎和卵巢:炎主要发生于初产母鸡至200日龄母鸡,表现为产蛋异常(如畸形蛋、血蛋)、冠萎缩,剖检可见卵巢和输卵管充血、坏死。
三、防治措施
药物治疗
林可霉素:国家批准的**可用于食品动物的抗厌氧菌药物,对梭菌等有特效。
替代方案:硝基咪唑类(如甲硝唑)被禁后,可选用林可霉素与青霉素类、氨基糖苷类等联合用药,如治疗肠炎可用林可霉素+大观霉素,治疗呼吸道感染可用林可霉素+阿莫西林。
菌乐全面覆盖四大病菌,一批鸡用3遍,防治大肠杆菌,鸭疫,沙门氏菌,魏氏梭菌,无耐药性,与抗菌药物有协同增效。
饲养管理
定期清理鸡粪、消毒鸡舍,控制温湿度,保持通风良好,减少应激。
避免使用霉变饲料,合理调整饲料蛋白和维生素含量,增强鸡只免疫力。
调整肠道菌群,定期添加肠安调理肠道菌群平恒。
四、注意事项
厌氧菌感染常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,增加治疗难度,需综合诊断和用药。
遵循国家兽药使用规范,避免滥用抗生素,防止耐药性产生。
通过科学防控和合理用药,可有效降低鸡厌氧菌感染带来的经济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