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传染性贫血病

2025-11-14

鸡传染性贫血,是由鸡贫血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。其主要特征是引起雏鸡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,从而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,使鸡只更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病原体


· 名称:鸡贫血病毒

· 分类:属于圆环病毒科。

· 特性:

  · 抵抗力强:病毒对热、酸和大多数消毒剂有很强的抵抗力,在环境中能长期存活。

  · 无血凝性:不能凝集红细胞。

流行病学


· 易感动物:各年龄段的鸡都易感,但主要临床症状见于2-4周龄的雏鸡。

· 传播途径:

  1. 垂直传播:这是*重要的传播方式。感染种鸡可通过蛋胚将病毒传给下一代雏鸡,引起雏鸡的急性发病。

  2. 水平传播:通过粪便、口、呼吸道等途径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。通常不引起严重疾病,但会导致病毒在鸡群中持续存在。

· 发病特点:日龄越小,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。成年鸡感染后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,但会成为带毒者并通过蛋传毒。


临床症状


主要见于2-4周龄的雏鸡:


1. 贫血:是*典型的症状。病鸡表现为鸡冠、肉髯、面部及全身皮肤苍白。

2. 精神沉郁:萎靡不振,翅膀下垂,挤堆。

3. 生长迟缓:发育不良,体型瘦小。

4. 死亡率升高:通常在感染后10-12天开始死亡,死亡率一般为10%-20%,有时可高达60%。继发其他感染时死亡率会显著增加。

5. 皮下出血:部分鸡只在翅膀、胸部、腿部等部位可能出现皮下出血。


成年鸡:感染后通常不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,但会引起一过性的病毒血症,并可通过蛋传播病毒。


---


病理变化


剖检病变具有诊断意义:


1. 骨髓萎缩:这是特征性病变。正常的红骨髓变为黄白色,脂肪化,导致造血功能严重受损。

2. 全身淋巴组织萎缩:

   · 胸腺:严重萎缩,甚至完全退化。

   · 法氏囊:萎缩。

   · 脾脏:萎缩。

3. 出血:肌肉、皮下、腺胃黏膜等部位可能出现点状或斑状出血。

4. 肝脏肿大:可能呈黄色,有时有坏死点。


防治措施


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,因此预防是控制该病的关键。


1. 种鸡免疫(核心措施):

   

2. 加强生物安全:

   

3. 管理措施:

   

4. 控制继发感染:


总结与重要性


鸡传染性贫血本身造成的死亡率可能不高,但其引起的严重、持久的免疫抑制是**的危害。它会使所有常规疫苗的免疫效果大打折扣,并使鸡群对环境中各种病原体的抵抗力急剧下降,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。因此,在现代化养鸡业中,通过种鸡免疫来切断垂直传播链条,是防控此病的重中之重。


阅读0
分享